视野与幸福感:貌似讲作文
作文题
根据材料,选取角度,自拟题目,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;文体不限,诗歌除外。
有人说,人的视野小了,容易满足,幸福感就随之增强;
也有人说,人的视野小了,格局就会小,人生之路越走越窄,幸福感就会随之下降。
——南京市2019届高三一模作文题
第一个问题:论题和论点
材料里说了两个相反的观点或看法,均涉及到“视野”和“幸福感”的关系。
视野和幸福感的关系是文章的论述范围,或者说是论题。在这个问题上你的看法是什么,这是文章的论点。在一篇文章里,论点又叫中心论点,它必须明确、具体,而且要一以贯之。
就这个材料来说,审题时大致上可以确定这样三个观点——
1、视野小,幸福感强;
2、视野小,幸福感弱;
3、幸福感跟视野大小没什么关系。
你同意哪个观点,就以它作为你文章的中心论点,然后全文就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展开论述。
比如说第一个观点,你就要论述为什么视野小幸福感就强,因为视野和幸福感之间看不到直接的联系,你就需要把一些中间环节补上,也就是要呈现一个完整的、可信的、有说服力的逻辑链条。如果你持其他观点也是一样。事实上,这个材料里已经说了一些中间环节,这就减轻了思辨的难度,你只要照着它的思路敷演一番即可。
第二个问题:概念辨析
写议论文要辨析概念,概念是判断、推理和论述的前提和基础。你不一定要给文章中出现的重要概念下一个确切的定义,但自己心里对这些感念要有一个具体、明确、清晰的界定,行文时,也可以对这些概念作一些必要的说明。另一个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,这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一篇文章里要保持它的连续性和同一性,也就是说,不能随便改变它的意思,如确有必要,要说清楚,让读者明白你究竟是在什么意义上使用这个概念(词语)的。
材料里涉及到好几个概念,其中最核心的概念是“视野”和“幸福感”。
先说“视野”。
“视野”的本义是看到的地方和范围。这个“范围”是空间范围,这个“空间”是物理空间,当然,“视野”同时指在这个范围内你看到的事物和景观,这个景观既包括自然景观,也包括人文景观。
但这个词通常在比喻的意义上用,指人的眼界、知识面、见识、精神视野、人文视野、思想境界和心灵空间等意思。
如果仅仅就本义上理解这儿的“视野”,它确实跟一个人的幸福感没什么关系。人的视野永远是有限的,即使他到过很多地方,看到过很多人和事、景和物,但相对于天地万物、浩渺宇宙、无穷时空来说,也是少得可怜,小到可以忽略不计。
但是,就精神视野来说,就思想境界来说,就心灵空间来说,一个人却可以思接千载,视通万里,精骛八极,心游万仞,囊括宇宙,包罗万象,心连广宇,胸怀天下……而这样的人并不需要游历过很多地方,这就是思想的威力,这就是精神的博大和心灵的神奇之处。
所以,雨果说,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,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,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。
屈原一辈子没有离开过楚国,但他却能乘骐骥以驰骋,与重华游于瑶之圃,能登昆仑食玉英,与天地比寿,与日月齐光。
康德终其一生没有走出过他生活的小镇,却能看到无穷的宇宙和灿烂的星空,看到人内心深处的道德法则。
是阅读和思考,是理解和感悟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无限丰富,让他们的视野变得无限宽阔。
是消化吸收了的东西,而不是吃下去的东西让我们的身体变得强壮;是思考理解了的东西,而不是看到的东西让我们的精神变得澄明,思想变得深邃,视野变得宽广,胸襟变得博大。
所以,我在上一篇文章里引用了钱钟书的话:“如果不读书,行万里路也只是一个邮差。”我在后面加了一句:如果不思考,读万卷书也只是一个两脚书橱。
有一句话是怎么说的——读书或旅行,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。但是,如果没有思考和理解,你永远找不到回家的路。
回到“视野”上来,如果在第二个意义上理解“视野”,那么“视野小”,何以“幸福感就随之增强”呢?
一个眼界狭窄、闭目塞听、孤陋寡闻、见识浅薄、感情苍白、思想贫乏、精神矮化、心灵空间逼仄的人,他感受到的幸福是一种什么样的幸福呢?
这就要说到第二个重要的、核心的概念——“幸福感”。
这个下次再说吧。
2019.01.19